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

頭份

頭份原為原住民居住,有道卡斯族泰雅族、和賽夏族。蟠桃里,舊稱“番婆莊”,就是曾有原住民定居的例證。
其中,泰雅族與賽夏族主要族群居住在高山中,還保留了足群的語言。道卡斯族則學習了後移民的強勢語言而成為消失的語言。然而,畢竟因為人數眾多在血源上卻仍為主要血源。1737年,泉州人林耳順率領30多位閩、粵人士,和平埔族訂約開墾,是頭份受漢人開拓之始。
林耳順開闢,建番婆、菁埔等12莊,又與陳曉理等開鑿隆恩圳、灌溉農田。1751年,林洪、吳永忠等人之裔孫,在今頭份與竹南間設 "田寮" ,墾成頭份,二份等地,隨著移民遷入,地方守護神廟宇也跟著興立,如斗煥坪大化宮之三山國王廟、在1809年建立。
頭份鎮的開闢,一從新竹自北而南,由鹽水港而山下排而番婆莊。另一由中港、田寮而到頭份;再由河背而茄苳坑;由沙菁埔而興隆;由斗煥坪而水流東。
頭份境內有中港溪流貫中央,兩岸是竹南沖積平原的東半部,因此土壤肥沃、水源豐沛,因此開墾之後,即不斷有漢移民進入,並以客家族裔為大宗。
在明鄭時代屬天興縣。清朝時自1683年至1722,共40年,屬諸羅縣。1723年至1731年,屬彰化縣。1731年至1878年,屬淡水廳,區內分屬5莊;隆恩莊、番婆莊、田寮莊、南莊、崁頭莊。
1878至1895年屬新竹縣竹南一堡,1895年改隸台北縣新竹支廳,1897年年改為新竹縣頭份辦務署之後多次變更。1920年,屬新竹州竹南郡設頭份庄,1939年改為頭份街。
1946年,新竹縣政府成立,將原郡下之街庄改為鄉鎮公所,於是竹南郡頭份鎮成立;1950年,全省再調行政區域,苗栗縣政府成立,頭份鎮也升格列入18鄉鎮中。

沒有留言: